內衣是伴隨女人一生最重要的衣著,也是最貼近我們心臟的物品。身為女人,妳真的了解內衣嗎?用布料來托住胸部,有著淵源的歷史,而我們所熟悉的當代「內衣」,直到19世紀社會變遷進而引發服裝變革才延伸出來。內衣的形式不斷轉變,它代表的是一種女性自我的解放,穿得舒適自在更為重要,展現更為率性自然的「內在美」。
「內衣」時尚冷知識:Bra一詞其實來自於嬰兒圍兜
現在我們常說的「Bra」一詞,源自法語「Brassière」,原文意思是嬰兒的圍兜,就是嬰兒掛在胸前來承接口水的布料。而「Bra」轉為中文應該是指「胸罩」、「文胸」,不是大家所說的「內衣」。
「內衣」時尚冷知識:一場舞會催生「現代胸罩」誕生
普遍公認「現代內衣」形式的誕生,來自一名美國藝術家、出版商Caresse Crosby。1904年,Caresse Crosby準備參加一場晚宴,她穿了一件用鯨骨加固的緊身馬甲,但因禮服領口過低導致馬甲外露,靈機一動之下讓女僕準備兩條手帕和粉紅絲帶,用針線縫製做成了一個類似「現代內衣」的布料。
沒想到這個突發奇想的點子,在晚宴之後形成新時尚。Caresse Crosby於1914年替她的發明申請了專利,後續授予她「Backless Brassiere無背胸罩」名稱。
「內衣」時尚冷知識:首次No Bra解放運動發生在一場選美比賽
1968年,在美國小姐選美大賽會場外的抗議活動,首次出現了展現女權主義的「燒胸罩」事件。女性抗議者將象徵著壓迫女人的胸罩脫下扔掉、燒毀。自此,燒胸罩就成為女性解放運動的代名詞。
幾年前韓國出現過一波女性運動,#無胸罩運動(#NoBra)標籤在社群媒體上擴散。已故韓國明星雪莉曾在IG上發布不穿胸罩的照片,備受抨擊,但也因而成為No Bra運動的代表人物,傳遞「身體自主」的價值觀。
「內衣」時尚冷知識:瑪丹娜 引領「外露內衣」風潮第一人
曾經,即使只是露出內衣肩帶,都會被認為是失禮的行為,直到1990年代才漸漸產生以露出肩帶展現時尚的風潮。而經典永不敗的流行天后瑪丹娜Madonna,是公認的時尚趨勢指標人物。她是首個打破慣例,在公開場合將內衣外穿的代表。
瑪丹娜Madonna在1990年「金髮野心」巡迴演唱會上,穿了一件子彈胸罩外衣,這套服裝後來於2012年倫敦佳士得流行文化拍賣上,以52000美元拍出。這項打破禁忌的創舉,讓胸罩外露在流行文化中越來越流行,像是經典影集《慾望城市》,凱莉·布雷蕭就經常將胸罩外穿。
「內衣」時尚冷知識:有無鋼圈與乳房下垂無關
自從鋼圈內衣出現之後,就有許多這類的疑問。鋼圈能防止乳房下垂?無鋼圈內衣會讓乳房的邊線模糊?實際上,至今依然沒有科學根據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。曾有位運動醫師找來一組不穿胸罩的女性進行多年追蹤,他發現這些女性的胸部並沒有明顯的下垂,反而還比穿胸罩的對照組更加堅挺一些。
「內衣」時尚冷知識:鋼圈內衣和乳腺癌沒有直接關係
許多人都認為,穿戴鋼圈內衣因長期壓迫乳腺,是引發乳腺癌的罪魁禍首。實際上,2013年《心理學腫瘤雜誌》一篇報導指出,至今沒有一項有利的證據證明,乳房疾病和胸罩有直接關係。也就是說,是否下垂或是得癌症,還是要看本身的身體狀況與天生基因。正確的觀念應該是——不是穿鋼圈胸罩會壓迫乳房,大部分是因穿錯才壓迫。
內衣的形式不斷轉變,近幾年越來越流行無鋼圈內衣,或是結合背心的Bra Top,穿起來更加舒適自在。大家不再一味追求托高集中,而是自然呈現胸型,並在內衣與外衣的界線逐漸模糊的趨勢下,挑選合適的內衣搭配外著,展現更為率性自然的「內在美」。